互聯網+法律,一個時代的進步,又一個垂直領域的新軍
在過去的幾年,國內的法律服務市場以每年30%的增速飛快發展著,伴隨著萬眾創業時代的到來,這一市場增速還在不斷加快。
2018年法院受理案件3156.7萬件,只有610萬件聘請律師,占比19%,有81%的當事人沒有委托律師;7000萬市場主體,司法部統計2018年只有73萬請了常年法律顧問占比1%,有99%的企業沒有法律顧問。
這背后更是蘊藏著萬億以上的法律服務藍海市場。傳統法律服務行業中的痛點20%以下的律師擁有著豐富的案源,創收80%以上;而80%以上的律師缺少案源或沒有案源,創收20%以下。律師資源與當事人需求信息互不對稱。20%以下的人在遇到涉及法律的相關難題會請律師或咨詢律師;80%以上的人在碰到難題時不愿意請律師。律師服務價格高昂,請不起律師;由于客觀的社會環境因素,不信任律師。
傳統法律市場真實狀況律師在律所等待當事人上門進行咨詢,委托后再提供法律服務;用戶通過其他人的推薦或線上線下的推廣后再找律師或律所,容易造成一小波律師案源爆棚,一大波律師無案源的問題。僅以北京為例,根據北京市律師訴訟代理服務收費政府指導價標準,北京地區律師咨詢費用計時收費標準,100-3000元/有效工作小時,高昂的價格使許多并不富裕的人即使麻煩纏身也望律興嘆!而且,律師的專業程度分布也不均勻,三、四線小城市的客戶想要尋求專業的律師服務只能一路奔波到一線城市或者省會城市,縣域律師數量少、接觸的案件類型少,很難滿足當今客戶的高質量需求。
業內有句老話:法律需求是偶發性剛需,只有打官司時,當事人才會請律師,有多少人一輩子官司纏身?
實際上,用戶的法律需求并不僅僅局限于打官司這一方面,法律業務涵蓋面極廣,更是普通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頻次很高的剛需。
互聯網+法律模式的異軍突起大律云律所的興起正是在互聯網+模式的推動下,利用互聯網的便利融合法律咨詢服務,打造的新型的互聯網智慧法律服務。大律云律所是把北京的律師資源線上化,使北京專業的律師為全國各地的人們服務。北京律師,本地價格在家門口就能以當地律師服務的價格享受到北京律師的法律咨詢服務,免去客戶親自奔赴北京的差旅費,大律云律所打通了空間距離的壁壘,以最快捷、最便利的方式連接北京專業律師和全國各地客戶的距離。
大律云律所利用大律公司獨創的法律智慧咨詢系統完美的實現了北京律師與客戶的0距離接觸。互聯網+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習慣,互聯網+法律模式下的大律云律所也必將帶領法律服務行業邁入新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