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商律師分享會—買賣合同專題講座,讓您避免掉入“合同陷阱”
在商業交易中,買賣合同是雙方約定和規范交易關系的重要法律文件之一。然而,由于合同的復雜性和法律條款的繁瑣性,很多人在簽署合同時常常沒有充分了解合同的內容和法律意義,從而往往容易掉入“合同陷阱”!
2023年8月18日下午,北京大律總部特別邀請到北京天用律所的資深民商律師吳夢云律師,在線上舉辦了一場《民商律師分享會——買賣合同專題》公益講座,幫助大家更好地認識買賣合同中的關鍵點,避免潛在的法律風險!
掃碼觀看直播回放
買賣合同中有哪些“坑”?
簽訂買賣合同前如何了解合作方?
簽訂買賣合同時應注意哪些條款?
買賣合同履行時,賣方需注意什么?
買方不及時付款可以采取何種措施?
吳夢云律師在講座中圍繞買賣合同中以上5個常見的法律問題,分享自己多年來在買賣合同領域的實踐經驗和案例分析。
避免掉入合同的“坑”,首先要明確合同簽訂主體以及實際履行的主體,若合同內沒有明確說明,要及時簽訂補充協議,及時固定證據,為后續維權做好充分準備。
在講座中,吳夢云律師強調,在與對方合作時了解對方是否靠譜十分重要!那么,如何了解合作方是否有涉訴信息、是否靠譜?
可以利用官方平臺進行查詢,例如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企查查、天眼查、中國裁判文書網、國家企業信用信息網等多個官方網站,查詢其注冊資本、是否正常經營、注冊地與實際辦公地址是否一致、股東變更是否頻繁、法定代表人與實際經營者是否一致等各類信息,有助于做到知己知彼,提前防范法律風險。
在實際合同履行中,許多人遇到的問題是“對方不履行合同款項怎么辦?如何快速拿到合同款?”吳夢云律師指出,第一步可以采取低成本的自行發函行動,通過書面形式通知對方其違約行為,有利于后續保存證據。
如何書寫函件?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建議咨詢專業律師,以律所的名義進行發函較為正式,更具威懾力,以便對方更積極地履行合同支付款項。
還可以委托中間人、居委會、村委會進行調解,督促對方支付款項,同時也可以委托人民調解委員會進行調解,其調解書具有較高的法律效力,可以申請人民法院進行司法確認,后續也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吳夢云律師指出,本著“調解優先”的原則,如果調解不成,再啟動訴訟程序。訴訟流程繁瑣、專業度較高,建議咨詢專業律師進行處理,這樣才能達到理想的預期!
買賣合同是商業交易中不可或缺的法律工具,簽署合同時需要謹慎對待,及時咨詢專業律師的指導和建議,避免掉入“合同陷阱”!如遇到問題可以咨詢我們,北京大律云律所致力讓優質法律服務觸手可及,時刻為您的合法權益保駕護航!